对于电动汽车真的比汽油汽车便宜吗?和一些相关话题网上都众说纷纭,那么电动汽车的费用的一些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本内容由值得买什么APP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车迷李小白
我老婆的新能源车已经开了3年3万多公里了,而且有专用充电器,电费也就2500多块,但其实综合算下来,却并非如此。它肯定比汽油车便宜。但“子亦有不同意见,智者亦有不同意见”。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还是建议那些想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再等等,5年内不要购买。
让我算一下,看看哪一个更划算。
有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汽油车,一位在4S店工作多年的同学给我算了一下。
如果您每年行驶里程少于7,000公里并且可以驾驶汽车七年以上,则可以节省购车费用。
如果您每年行驶7,000至12,000公里,并且汽车使用时间超过七年,那么混合动力汽车将为您省。
如果你每年行驶12,000到20,000公里,并且保有汽车七年以上,纯电动汽车会比燃油车节省更多的,但不如混合动力汽车。
如果一年开2万辆以上,使用7年以上,纯电动汽车是最经济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里程。纵观汽车的整个使用过程,纯电动汽车并不一定比燃油车开起来便宜。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车龄越大,就越经济。。
有些人可能想知道为什么。
我给你详细的计算。
我之所以给老婆买电动车,是因为看到同事开新车,但老婆当时大概16岁左右,对新能源汽车不太了解。她买了一件很便宜的,价格才三万多元。
后来电池出现题,更换电池费用一万多元。我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我刚好有,给老婆买了一辆帝豪电动车。现在已经3年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帝豪EV和燃油版的成本。
电费和燃气费
最初,厂商在有活动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花很多去充电。
后来觉得不方便,就自己装了充电桩,固定在楼下的停车位上,停车位是免费的,所以如果我老婆下班晚了,可能就停不了那个停车场了。空间虽大,但充电并没有耽误太多。
这样算下来,100公里的电费其实也就8元左右。
如果一年电费是1万公里的话,800元就够了。
帝豪燃油版百公里油耗为8元,按目前92汽油单位85元的价格计算,百公里燃油费为68元,如果按每年1万公里计算,则为6800元。
维护费用
我老婆的帝豪EV一开始是免费的,后续的保养费用基本如下。
全车检验费用为100元。
空气滤清器90
大概一年一次。
大概是去年初,更换刹车油花了130元。
本来不需要换变速箱油和冷却液,可以等久一点,但是有时间,前几天就去换了,费用是330元。
其他目前的维护费用并不高。
3年维护费合计1030元,每年维护费合计330元。
帝豪燃油版小保修400元左右一次,小保修每年两次1万公里,主保修5万公里一次,每年总保养费用约1000元。
汽车保险
如果坐电车的话,不用交车船税,但我老婆的车险保费3年12000多元,加起来每年4000元左右。
帝豪燃油版全险售价4329元。车船税420元,强制交通保险950元,第三方保险1001630元,车辆损坏1329元。
其实其他的费用都差不多,所以现在算的话,一辆汽油车一年的费用是12129元,我老婆的电动车是5130元。
两者相差7000元,仅是年行驶里程10000公里的差别,如果汽车行驶3年,则保养费用相差21000元,如果汽车行驶1年,则保养费用相差21000元。维修费用相差21000元。5年以上维护费用相差35000元。
其实在我们看来,开电车省,电车不用交购置税,但如果你以同样的价格买电车和汽油电车,就可以省几千块,甚至1万到2万元,坐电车也可以。购置税。
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开有轨电车不是很省吗?
如果这还不能省,我们就需要着眼于有轨电车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甚至一两年。毕竟我们至少会开这辆车5-6年。许多人购买一辆汽车后可以开10年。
那么有轨电车到底要花多少呢?
第一点电池
三大电器元件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占汽车总成本的50%,其中电池占汽车总成本的70%。我们承担车辆总成本的35%。
如果你买一辆8万元的有轨电车,那么电池成本就是8000035=28000元。
有轨电车电池的寿命一般为3至5年,因此即使对车辆进行保养,电池也可以使用5年左右,更换电池的费用至少为2.8万元(约2500万韩元)。
第二点汽车本身的价值在贬值,电车的价值在大幅贬值。
如果你购买有轨电车,你需要做好车子保值不了的心理准备。我真的不认为它会卖很多。
中国零售协会2021年5月发布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指出
电动汽车3年保值率仅为40%,5年保值率为30%。
如果你乘坐一辆8万元的有轨电车算下来,运行3年可以卖到3.2万元,运行5年可以卖到2.4万元。
油车则不同,油车使用3年后保值率通常在60-70%左右,使用5年后保值率在50%左右。车子开了3年了,还得卖5万韩元,很难,如果用5年的话,能卖差不多4万韩元。
不用说,如果只比较8万韩元区间的电动车和汽油车,确实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是20万~30万韩元区间的汽车,差距就更大了。
第三点购车成本相同配置的电动车价格比汽油车高。
同等配置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油车贵20至30元。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是三种电,而电池是三种电中优先级最高的,它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部件,是成本之一。
想象一下,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超过500公里甚至700公里,需要多大的电池?
我所说的“大”并不是指数量大,而是指容量大。这需要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成本非常高。当然,这笔成本应该平均分摊到电池上。所以,近期新能源汽车批发价上涨的原因就是“电池成本增加”。
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意味着接受高出20至30倍的购车成本。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与购车成本直接相关,如果想要车辆续航达到600公里,就必须准备至少20万韩元的购车预算。
如果您希望电动火车比燃气火车更省,请做到以下五个“不”
第一个“不”不使用公共充电设备,安装私人充电设备。
我给老婆安装的个人充电桩很实惠,不到50美分。
相比之下,公共充电站的电价要贵很多,市区最低电价可达12元,平均电价在15元左右,最高电价为18元。
最低价格是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但由于深夜通常不充电,因此价格通常超过15美元。
也有收取停车费的地方,但差距其实还是蛮大的。
我老婆的车平均百公里电量15千瓦时,私人充电站的价格在75元左右,公共充电站的费用至少225元,相差3倍左右。
这个差额看似不是很多,但对于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还是要省吃俭用,毕竟一年行驶一万公里的话,差价可能就是1500元。
第二个“不”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
这需要考虑另一个题。适合什么类型的家庭、什么情况下购买有轨电车?
最重要的是,家里有一辆汽油车,可以满足家人随时高速出行的需求,再也不用开长途有轨电车了。
一是因为充电很麻烦,而且我担心电池寿命。
其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仅耗电量大,而且电费也相当昂贵。
高速公路上的风阻较大,因此有轨电车的平均耗电量比城市大得多。因为不想开慢,所以百公里耗电是25度电,是的,按照18元电费算,百公里电费就是45元。
汽油车的燃油效率为6元,汽油92元、85元,每百公里成本为51元。
有轨电车看似便宜,但充电线路和出行时间都不如汽油有轨电车方便。
第三个“不”冬天不开暖气,夏天不开空调。
这听起来确实很讽刺。毕竟我们买车只是为了享受。如果不开暖气和空调,开车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更便宜地驾驶电车,最好说
尤其是冬天,北方地区有轨电车的续航时间大大缩短,一次充电可以运行5天,但冬天只能运行3天,而且只能开着灯才能运行。加热器。只能运行2天。
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作为热源,所以如果想要暖风,只能采用纯电加热,加热系统启动速度比制冷系统快,但其耗电量很高。
第四个“不”不要比较相同配置的汽油车和电动车的购买价格
第五“不,不要卖车。事实上,我对保持电动汽车的价值不感兴趣。”
这两个“不”的原因前面已经提到过。我再总结一下。相同配置的有轨电车比汽油车贵20-30元。如果花10万购买一辆有轨电车,同样配置的汽车如果买汽油的话可能要7万韩元以上,如果再多花2万到3万韩元左右,开3到3公里也不是题。添加汽油可保存4年。
另一个题是电动车的保值题,一方面电池根据充电次数和使用寿命而下降,另一方面电动车的更新换代太快。旧车型数量巨大,大多数人倾向于“买新的,不买旧的”。如果你想卖一辆有轨电车,你要么忍痛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它,要么根本不卖。每一个。
由于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因此不需要更换机油和滤清器。最常见的“小保险”,又称“A保险”,就是定期检查。检查费用根据品牌略有不同。和地区,基本上是100分中的80-80分。按照纯电动车的保养计算,每年有1次A保修+1次B保修。A保修只是测试,费用约100元。B保修要求更换制动液、冷却液或齿轮箱油。更换机油的费用在300元左右,一般不需要同时更换三种机油。因此,一辆纯电动汽车的维护费用按平均每年两次500元计算。
作为一款5万级账号记账神器,知豆D2的保养周期为一年一次或1万公里;
小鹏G3紧凑型SUV售价10万元-20万元保养周期第一年5000公里或每6个月一次,第一年共保养2次,2年后保养间隔为每10000公里或12次。没看到。实施月数;
紧凑型SUV荣威ERX5或比亚迪宋EV价格20万元~30万元保养周期6个月或12万公里一次;
售价30万-40万元的特斯拉Model3保养周期每年一次或2万公里;
特斯拉ModelS是一款售价超过50万元的豪华SUV,保养周期为1年或2万公里。
纯电动汽车的典型溢价是多少?电动车和普通汽油车的保险范围几乎相同。关于新能源汽车保险,目前还没有主管部门出台统一的规定,基本上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规则。
原因很简单。由于汽车保险的保费价格是由汽车的价格决定的,因此保险公司在购买时必须向车管所缴纳登记价。不同的型号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具体要求也会根据型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