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拉林克、拉威达综合对比评测,谁才是家用车之王?

本篇文章对于轩逸、拉林克、拉威达综合对比评测,谁才是家用车之王?和大众朗逸油箱盖锁的题进行详细的解,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目前,轩逸、朗逸、卡罗拉均已换代。那么这三款车作为国内家庭用车销量的代表,其产品力到底如何呢?我们已经启动了全面审查。


当然,在评测的时候,我还没有入手新款卡罗拉,所以找到了它的同类车型,新款LaLink。


本次测试分为外观、内饰、空间、动力、性价比五个大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给出了分数,得分最高的车就是我们要找的车。


测试车型分别为基础售价1469万韩元的280TSIDSG舒适版朗逸、基础售价143万韩元的2020款16LTOPCVT豪华版轩逸、基础售价143万韩元的雷凌双擎18HCVT运动指南。该版本售价1468万美元。


外观对比轩逸以颜值取胜


颜值方面,此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民意调查,三款车谁更好看,结果,416名网友认为轩逸最漂亮,325名网友认为拉林克帅,只有149人。网友们都觉得朗逸好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普通的外观逐渐失去了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


装配过程中,对发动机罩两侧、前门、前后门、后门、尾门的接缝进行了测量,如果两条接缝的差异大于05毫米,扣1分。朗领发动机盖左右接缝相差07毫米,朗逸后备箱盖两侧接缝相差07毫米,轩逸后门两侧接缝相差07毫米毫米。相差1mm,尾门相差07mm,比两者差一点。


内侧部分轩逸仍领先,朗逸再次垫底


一旦进入车内,轩逸在材料、结构和人体工程学方面仍然领先。轩逸是三款车中用料最厚道的车型,门板和中控台上半部分均采用软质材质覆盖,仪表板下侧也是三款车中唯一使用软质材质的车型。剧烈驾驶时避免碰撞双腿。


人体工学方面,轩逸也获得了最高分,虽然坐姿调节范围比较宽,大部分按键位置设计合理,但S开关位置并不人性化。别看,这篇评测很可能是你的朋友买了轩逸,却不知道他的轩逸有SGear。


至于配置,轩逸是配置较高,但说实话,配置并不算丰富,配备了远程启动、双区空调、驾驶员座椅8向电动调节、并道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主动刹车,疲劳通知等等,这些先进的功能都有,但是没有定速巡航,没有座椅加热,副驾驶座椅还是手动的,不支持手机互联,还是用脚刹,四扇车窗让驾驶员只需一键升降,即可下车。基础配置的缺乏并不能体现更高车型的驱动力。


内饰方面,拉林克排名第二,用料方面,中控台上部全部采用软质材料,门板也采用搪塑包裹,达到了目前同级的平均水平。从配置上来说,LaLink并不是顶级车型,但它的配置比顶级车型轩逸更高,而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尽管全系列只有顶级车型可以电动控制主驾驶,但全系列包括8个安全气囊和轮胎压力监测。这些功能均作为标准配置提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的结合。基本上可以达到很多厂商宣称的L2级自动驾驶水平。使用起来非常顺手。而且这个配置,除非你买,否则你可以买最低版本的12T或者双清清。


在人体工学方面,LaLink的表现并不是很好。首先,扶手箱的位置与杯架有干扰,USB接口的位置也比较尴尬。你必须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到它。空调上的一些按钮灯亮起。此外,在强光下可能很难看清。另外,座椅虽然可以装东西,但不适合胖子,会让人感觉两侧很挤,所以给胖友买车时要注意这一点。


内饰排名第三的是朗逸,首先从材质上来说,整车都是硬塑料材质,即便是14T车型,门板上也只有少量的皮革应用。配置也非常令人失望。尽管是14T低价车型,但连倒车摄像头和自动空调系统都没有,更不用说主动安全配置了。


还有一个题是,朗逸虽然没有一键启动,但打开点火时手的角度设计太奇怪,使用起来确实很不方便。人体工学方面,朗逸的座椅比LaLink更宽,前排座垫长485mm,比LaLink大但比轩逸小。乘坐舒适性还不错,但后座坐垫明显短于竞争对手,因此长途驾驶时乘客很容易感到疲劳。


空间对比朗逸被比作“卡车”,轩逸则浪费空间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车身尺寸越来越大,在紧凑型车系列中,基本上找不到缺乏日常通勤所需空间的车型。朗逸在乘坐空间上排名第一,即使在调整前排基本腿部空间950mm后,后排腿部空间仍然保持在765mm,垂直空间保持在940mm。不过后排中央的地板高度达到了195毫米,所以如果后排坐三个人,坐在中间的乘客可能会比较不舒服。


第二名的车是雷凌,它的腿部空间是三者中最小的,仅为730mm,后排纵向空间为900mm,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后排高度需求。同时,地板高度仅为90mm,使其成为三辆车后排最适合三人乘坐的车型。


第三个是希尔菲。腿部空间比Larink略多,但头部空间相对较小,很容易摩擦头顶。层高120mm,比Larink低很多。虽然是Ravida,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间位置的乘坐品质。


说到后备箱容量,结果比想象的要多一点,实际上,最大并不意味着可以装载最多的东西。我们找到了两个28英寸的检查箱、两个24英寸的检查箱和两个20英寸的检查箱进行负载测试。朗逸的行李舱太大了,作为旅行车的存在感值得怀疑,不仅容积达到510L,而且还非常整齐,最后还能容纳两个大的托运行李箱。一个中型托运行李箱和两个小登机箱。


紧随其后的是莱翎,一共携带了4个托运行李箱,其中包括2个大托运行李箱和2个小行李箱,而轩逸则只在行李舱里装了2个大托运行李箱和2个小行李箱。它不是最适合的。不过轩逸的后备箱空间是三者中最大的,达到了560L,比大多数中型车都大。


但车内空间其实并不那么规整,内部突出明显,无法承载大件行李,而且它是三辆车中唯一不支持后排座椅折叠功能的车型。它无法调整以适应车内并且具有连接通道,这对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又是一个打击。


空间测试中,朗逸以绝对领先优势获胜,雷凌获得第二,轩逸获得第三。空间方面,新更新的拉林克和轩逸不仅没有提升,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如老款车型。结果,Ravida最终在空间方面大幅落后。


动力性能雷凌轩逸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动力是其最大的缺点。


首先在加速方面,朗逸排名第一,最终搭载的是14T发动机,明显优于另外两款更注重经济性的动力总成,0到100公里的加速时间/h为821秒。雷灵和轩逸非常接近,分别为1158秒和1162秒。


就制动能力而言,轩逸是最好的。从100km/h开始停车所需的距离仅为3752m。虽然像Link&Co.03或Focus一样只有33-34m,但它已经拥有出色的性能。紧凑级级别……第二是Lavida(3875m),最差的是Larink(4103m),这可能与它配备了复杂的混合动力系统且空重超过14吨有关。和使用的静音轮胎也有不小的关系。


麋鹿测试结果显示,轩逸以72公里/小时排名第一,拉维达和拉林克以71公里/小时紧随其后,显示出高于小型车平均水平的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大众车型的底盘调校总体相当不错,时速达到了71公里/小时,但底盘调校极其偏向不足的上一代Larlink的巨大改进确实让我们感到惊讶。同时,我们发现雷凌是三款车中唯一一款采用独立悬架的,但这并没有充分发挥雷凌的操控优势,而这个题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和安静的轮胎造成的。


在动态舒适性能类别中,轩逸排名第一,并且在更换后,其隔音降噪性能是三款车中最好的,尤其是低速隔音降噪,保证日常生活中的安静。驾驶。同时底盘也厚了很多,所以在任何路况下都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传统日系车那种宽松的感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轩逸适合日常驾驶,油门反应过于灵敏以及动力相对较弱有时让人心神不宁的题在这一代车型上依然存在,需要时间去适应。


第二名是朗逸,在隔音降噪方面,朗逸的中低速表现并没有那么出色,隔音降噪水平只有在超过80公里/小才能体现出来。动态舒适性方面,依然保持了大众车型典型的厚重感,底盘在同级中还是比较优秀的。


第三名是雷凌双清,隔音降噪性能最差,尤其是急加速时,发动机噪音比同级更为明显。但在其他方面,雷凌的表现却可圈可点。与轩逸一样,底盘质量非常高。更换新的架构后,雷凌开车不再有偷懒的感觉,现在真的是一个灵活的小胖子了。


现在动力类的总排名已经出炉,第一名是朗逸,朗逸凭借14T发动机的良好动力以及大众一贯的驾驶优势赢得了本轮比赛。不过,与竞争对手的老款车型相比,朗逸近年来的动力并没有明显提升,取胜已经不再那么容易。


位居第二的是轩逸,凭借出色的底盘和隔音表现,可以紧追朗逸,如果未来推出更强劲的版本,其市场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自然,采用TNGA架构的汽车可以轻松实现良好的驾驶性能,但雷凌的整体设计方向仍然是经济型,动力输出偏离,性能并不突出。悲惨的失败。


使用成本雷凌轻松获胜,轩逸比你想象的更贵


首先,我们测试了三辆车的油耗,在城市道路和环城道路上交替行驶约120公里,平均时速28公里。不用说,油耗最低的车辆就是雷凌双擎。累计行驶1,183公里,加油519升,相当于每百公里平均油耗439升。最差的是朗逸,百公里油耗762升。


让我们惊讶的是Sylphy。在最初的测试中,老款轩逸的油耗与卡罗拉LaLinque双引擎非常相似。不过,这一代车型的实际油耗为每百公里757升。与14T朗逸几乎一模一样。


究其原因,认为是为了考虑更好的输出性能而增加了发动机参数,最终导致了燃油效率的下降。幸运的是,你仍然可以使用92号汽油,燃油成本仍然低于每公里50美分。


随后调查维修成本、维修项目、周期等并查阅用户手册,并联系各4S营销部门了解每项的具体零件成本和工作时间。所以我们得到的只是数据。


结论令人震惊……维护成本最高的不是你想的Ravida,而是轩逸……三者中,维护间隔为5000km,人工成本相同。即使像大众,火花塞、制动液等人工成本也比朗逸高。首保是免费的,但综合算下来,6万公里的保养费用是8517元,一点也不低。


第二名是朗逸,初级保修为5000公里,每万公里保养一次,总体来说朗逸的保养费用不是特别高,属于该级别的中游。总计6万公里,6653元。


最便宜的产品还是雷凌双清,首先不需要对电池和电机部件进行特殊保养,其次6万公里内不需要更换火花塞,省。LavidaPlus14t无法锁定。已经?油箱不锁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如果锁损坏,请更换锁。


2、如果变形,必须更换新的油箱盖。


3、如果汽车油箱盖上的锁或弹簧损坏,建议您到汽修店维修。


朗逸油箱盖通常带有锁定装置,可通过以下步骤锁定


首先,确保油箱盖完全关闭。


然后将钥匙插入油箱盖的钥匙孔中,顺时针转动钥匙,直至听到“咔哒”声,表示已上锁。


最后,确保油箱盖已牢固锁定并且不会轻易打开。这样可以防止行车时油箱盖被意外打开,保证行车安全。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