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关上半年销量已基本“稳定”,日系车企如何在中国东山再起?和丰田每年在华销量的题,你对这样的题了解多少呢?就让小编带各位来了解一下吧!
《华夏时报》总编辑牛晓鸥、于建平北京报道。
即使到了2023年上半年,日本汽车制造商仍然叫嚣着“减少”销量,无法扭转中国的低迷局面。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日系品牌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跌破20%,成为主流合资企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品牌。在整体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近期数据显示,日本三大品牌丰田、本田、日产今年上半年销量整体下降。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新能源进一步蚕食燃油车市场份额,曾经销量无忧的日系车企在中国遭遇困境,日子越来越艰难。
日本“三大”领先汽车公司“一路走低”
尤其是,根据公开数据,丰田中国今年6月销量为1745万辆,同比下降128%。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汽车销量三个月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中国两家合资汽车制造商中,一汽丰田销量同比下降231%至714万辆,广汽丰田销量同比下降46%至863万辆。对此,丰田汽车相关人士表示,“去年同期,我们通过推出国产车购置税减免措施,增加了销量,但由于同期基数较高,本月销量有所下降。”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观察前六个月的总量,丰田在中国的销量与上年相比也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丰田在华累计销量达8794万辆,同比下降28%。
与丰田相比,本田在华销量进一步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本田6月份在华销量为1131万辆,同比下滑198%,两大合资品牌在华也出现下滑。东风本田销量为475万辆,同比下降324%,广汽本田销量为656万辆,同比下降73%。本田今年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为5297万辆,同比下降22%。
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编辑坦言“本田在中国销量下滑近20%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销量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不断增加,自主品牌、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更新率和产品力都在提升,但本田更新后的产品力大不如前,逐渐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电动化进展相对缓慢,逐渐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一点一点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
而这样的困境不仅困住了本田,日产也在这种焦虑中挣扎。
公开数据显示,6月日产在华销量为691万辆,同比下降28%。东风日产销量648万辆,同比减少295万辆。从这个角度来看,近30%的降幅意味着与丰田、本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日产2023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为3585万辆,同比下降244%。无论是月度销量还是半年累计销量,日产在“日系三大车企”中跌幅最为严重。
销售不佳也影响了整体计划。日产26日宣布,2023财年全销量为370万辆,比原计划减少30万辆,中国销量为80万辆,比原计划113万辆减少23%。单元。
日产承认,其在中国销量的持续下降与当地制造商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有关。
小编仔细调查后发现,虽然东风日产在售车型众多,但能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只有轩逸。乘联会数据显示,轩逸2022年销量预计将达到418万辆,约占东风日产总销量的50%。上半年销量329万辆,轩逸占总销量超过50%。过去销量比较好的逍客和天安娜,进入2023年以来,月销量都未能突破1万台。
王坤向小编坦言。“客观地说,东风日产这个老牌合资车企的销售结构并不健康,几乎依靠一款车型来获取市场份额,品牌动力明显不足。轩逸也面临着逐渐放缓的局面。”而其他车型的崛起也在放缓,这也成为东风日产下滑的原因之一,下半年轿车市场的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如果受到影响,东风日产的销量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日本汽车企业已经到了必须“自救”的关键时刻。
“日系三巨头”的衰落,也导致整个日系汽车产业在华陷入停滞。
马自达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下滑也尤为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马自达在华累计销量为322万辆,同比下降近50%,至494辆。其中,6月份销量为74万辆,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减少至287。
一汽马自达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马自达在华销量只能靠长安马自达来支撑。-马自达销量下降一半,同比降幅为日系车企中最大。另一个日本品牌三菱也对其在中国的表现感到担忧。由于合资品牌广汽三菱销量不佳,目前中国工厂已经停产,同时也有传言称三菱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彦涛向《华夏时报》编辑坦言“日系车销量低迷与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有关。”
近年来,中国品牌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先发优势,加速整体增长,国内燃油车市场份额快速下降,使得以燃油车为主的日系品牌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市场陷入两难境地。是的。一方面要继续争夺传统燃油汽车存量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销售也必然受到影响。”
正如顾彦涛所说,随着研发水平的提升,自主品牌逐渐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增长,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自主品牌阵营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弱者的衰落必然会加快,竞争对手被淘汰的速度也会加快。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辆,远高于本田和日产销量之和。
除了自主品牌快速增长的压力外,日系车企的新能源板块表现也相对较差。虽然电动化布局已相继展开,但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好。2022年开始,本田、丰田、日产均推出了丰田bZ4X、本田e:N、日产Ariei纯电动汽车产品,但以6月销量为例,一汽丰田纯电动汽车bz4X6月仅售出102辆。NS16月仅售出155辆,日产Ariea6月仅售出102辆,马自达目前还没有纯电动汽车。
而且,正在逐渐影响日本汽车企业的产品能力。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月批发销量超过2万辆的乘用车车型有16款。前三名分别是特斯拉ModelY、比亚迪秦、比亚迪宋,其次是曾经A级轿车销量第一的东风日产轩逸,位居第四,广汽丰田凯美瑞位列第八,广汽本田雅阁、东风本田CR-V。是的。最畅销的型号未列出。不难发现,日系车企原本的销售“职责”现在不仅被新能源车型取代,其独特的市场份额也随着豪华品牌的进入而逐渐被蚕食。
汽车行业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编辑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将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方面相对谨慎,商业风格和供应链相对封闭等因素也影响了这一点。”自主及下一代技术长期不利于市场的技术竞争,日系车企注重品牌提升、主流合资、加速布局降价壮大高端品牌、发展中端品牌系列型号。“长期战略像三明治饼干一样挤压销售空间。”
在田力看来,日本汽车厂商已经到了必须积极“自救”的关键时刻。当前的首要任务。
广汽丰田今年的销售业绩不错。根据公司公布的数据和媒体报道,广汽丰田今年上半年的总销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15%。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及时捕捉和响应。与此同时,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有力支撑了广汽丰田的销量增长。除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外,广汽丰田不断推出致力于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环保、智能化的新产品、新技术。未来,广汽丰田将继续努力发展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2013年丰田在中国的销量是多少?中国销量为9175万辆。
同比增长9%,12月份同比增长19%丰田计划2014年在华销量110万辆。受钓鱼岛主权争议影响,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汽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这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由于比较基数较低、折扣促销策略和新车推出,第三季度末开始出现显着改善。截至12月,丰田在华销量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