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补给车的性能,解放军装甲弹药补给车

对于不少人都很想知道的解放军装甲弹药补给车和一些关于装甲补给车的性能题,本文都有做详细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装甲车和坦克不同,主要区别在于,首先重量不同,轻型坦克一般也有几十吨重,其次坦克一般配备120-125MM的大口径火炮,而装甲车一般配备小口径速射炮。仅安装。火炮和一些装甲车还可以装备反坦克武器。第三,坦克的装甲厚度一般为数百毫米,而装甲车只有几十毫米。第四,两者的功能不同,坦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坚固的防护罩撕破敌方阵地的防御,其次是在攻击过程中摧毁敌方的坚固火力点和装甲装备。主要使用装甲车。该装备用于运送士兵和掩护步兵攻击,其目的主要是压制敌方火力,为步兵攻击创造机会。履带式车辆和轮式车辆的组合。


我国装甲车从自主研发开始,先后吸收了20世纪5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苏联和西方的先进技术理念和民用技术成果。与履带式底盘的坦克不同,装甲车主要分为履带式和轮式车辆。今天主要讲我国履带式装甲车的发展历史,明天介绍轮式装甲车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最大的履带式装甲车系列63式履带式装甲车


63型履带式运兵车的初步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与同时期韩国的大多数武器系统不同,它是独立开发的,而不是依赖苏联支持的设计。1961年,我们开始不断改进531原型机的设计。工厂代码为531A。这款坦克于1963年3月被正式确认,并被指定为“63式履带式装甲车”。1981年至1985年改进为B531、531C、531D、531E、531G、531K装甲运兵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装甲运兵车家族。1987年升级为531H,又称85型装甲运兵车。它已批量生产了20多年,并用于装备中国军队和对外贸易。


该车辆系列是一种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轻装甲车辆。车体采用高强度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动力传动装置位于右前部,驾驶员位于左前部,车辆后部为乘客室,有后门可供乘客进出,车顶设有各种天窗顶部。大多数车辆,包括装甲运兵车和装甲指挥车上安装的武器是一挺127毫米高阶两用机枪。各种自行武器系统包括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火箭发射器以及12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配备全方位旋转转塔,设计角度可任意调整。


2第一代两栖装甲车77式履带式装甲车


77式装甲车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两栖装甲车,可运输20名步兵,配备抗风浪能力和夜视装置。


该车以63式两栖坦克底盘为基础,无坦克炮塔,增加原战斗舱装甲板作为运输舱,动力、传动、水力推进、控制、运动、通讯设备等与63型相同。开发工作于1965年4月开始,制造了两辆原型车,并在投入小批量生产之前进行了测试和改进。1977年11月完成月经检查。适合强行渡河和沿海地区进行登陆作战和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滩头防御设施。


77型的许多推进部件与63型装甲运兵车相同。全封闭的乘客和乘员舱位于车辆前部,人员可通过右侧门和顶部舱口进入。动力和传动装置位于车身后部。乘员舱有三个天窗、几个观察窗、一个冷却系统和一个供乘员使用的白光探照灯。车辆前上甲板设有驾驶员窗、车长窗和一挺高射机枪。车辆后部设有折叠式尾跳板、中间跳板、上下火炮拖钩。与国内外同类拖拉机相比,该车具有功率大、操纵性好、操控轻便、越野行驶平稳等优点。有多个指定的转弯半径。车辆整体布局合理,夏季炎热适应性好,驾驶舱视野宽阔,舒适性好。77型装甲运兵车是完全两栖的,由车辆后部两侧的喷水器在水下推进。77式装甲运兵车还可用作指挥车、供油车、救护车和货物运输车。


3辆63式装甲车改装85式履带式装甲车


85式装甲运兵车是531C装甲运兵车的改进型发展,目前有12个型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履带式装甲车系列,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场运输车辆,而且不需要特殊准备,可以完成更多任务。你可以。前景乐观、潜力大、适应性强。内部空间大,可发展为装甲运输车、装甲指挥车、救护车、武器运输车等。车身造型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前端的锋利造型。


85式装甲运兵车和89式装甲运兵车是同时研制的,它们的外观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85式更轻,车体更短更窄,而89式有两侧有两个炮塔。每侧各安装四个电子控制烟雾弹发射器。


4辆苏联BMP-1复制品86型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86式履带式装甲车仿制并改进了20世纪80年代通过埃及购买的苏联BMP-1步兵战车,于1986年获得正式批准,命名为19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也称86式。步兵战车。该车研制出来后,陆续接到海外订单,并于1987年开始小规模生产。


86式步兵战车拥有低矮的流线型炮塔,提供了良好的防护。考虑到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车体采用了不同厚度的特种合金钢板,部分部件采用了特种铝合金。炮塔由特种合金钢板焊接而成。该车具有三防能力,全车可密封集中进行群体防护,步兵可携带防面具在脱离战斗时使用。车辆配备热烟幕展开装置和灭火系统。86式与85式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负重轮的数量和炮塔的结构。


5、63式履带装甲车的显着改进版本89式履带装甲车


89式履带装甲运输车是华北工业公司生产的履带装甲运输车,1987年1月生产了三辆样车,1990年7月正式定型,命名为89式履带装甲运输车。89式装甲车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列装军队。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展示。它是老63式装甲车及其衍生的85式履带式装甲车的大幅改进版本,是替代63式装甲车以提高与下一代坦克配合的第二代装甲车。战斗能力。


89式装甲运兵车采用继承自63式的总体布局方案,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位于前部,乘员舱位于后部。动力装置为320马力BF8L413FC八缸四冲程直喷增压风冷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德国KHD公司(通常译为道依茨)引进,技术由北方工业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直接从工厂生产。传动和控制系统配备了比63型更容易操作的液压系统。89型圆筒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比63型好,履带采用双销耳挂技术。89型的内部空间和舱室隔音隔音均优于63型,浮力储备也较63型有所提高。89型和85型装甲运兵车的设计相同,车后部装有两个外部后置柴油箱。车长和驾驶员各有3个潜望镜,驾驶员中间的潜望镜可更换为红外/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驾驶。89式装甲运兵车的自卫武器是一挺127毫米口径机枪,备弹量1000发,并有外部防护罩。与85式相比,89式稍长,车体更宽,正面装甲板的坡度更大,提供了更好的防护。89式装甲运兵车有很多改型,在21世纪初仍然是解放军多个部队的主力装甲车,加入了许多武警部队和出口订单。到了2010年代,出现了新的修改和升级版本。


6、89式改进型90式履带装甲车


90式装甲运兵车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采用最新技术开发的89式系列车辆的改进型号,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多年。它由焊接均质钢装甲板制成,外形较低,易于隐藏。前部具有锋利的楔形形状,提供良好的防弹性能。与国外优秀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相比,90式可以运载更多人员,速度更快,航程更远,机动性极佳,同时其装甲防御和火力与敌方不相上下。因此,其综合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车辆系列还包括90式步兵战车、90式装甲指挥车、90式救护车、90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车、90式82毫米迫击炮车、90式火炮发射车和90式反攻击坦克车导弹。发射装置,90式装甲抢救车,90式D30122毫米自行火炮车。


90型装甲运兵车采用焊接均质钢装甲板和低侧面轮廓,使其易于隐藏。车体前部呈锋利的楔形,前装甲板厚20毫米,提供良好的防弹性能。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右前侧,完全被装甲覆盖。动力单元通过隔音、隔热隔板与机体其他部分隔离。强大的动力系统和有效可靠的行走装置使90式装甲运兵车能够在各种困难地形条件下自由移动。该型运输车还具备两栖作战能力,当车辆漂浮在渡轮上时,只需展开车体前部的防水膜即可入水,车辆可通过履带行进。车体后部有七个孔,安装在车辆上的步兵可以通过这些孔进行,每个孔的顶部都配有潜望镜。该运输车还配备了烟雾弹发射器,并采用了防护性能相对优良的集体核生化防护系统。


7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战车97式履带装甲车


97式步兵战车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步兵战车,火力强大,机动性优良,具有一定的自浮能力,能够执行有限的两栖作战。但由于该车重量轻,防护严重不足,属于典型的“薄厚型”车辆,战时与坦克并肩作战面临很大困难。这款代表中国最新水平的步兵战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97式步兵战车的设计是以苏联BMP-3步兵战车为基础,对97式步兵战车进行改进,生产出04式步兵战车。


该车继承了中国履带式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的一贯设计风格。下额装甲和上额装甲构成车体前部的楔形部分,下额装甲向内大倾角倾斜,上额装甲向内小倾角并向前方延伸。炮塔座圈位于车长位置。车辆的前部有一个大型机械可升降防震板,通常用螺钉固定在前部下装甲上,在水下操纵时,前部液压机构会升起防震板。车辆的车顶是水平的,炮塔后面的乘员舱顶向后和向下倾斜。车身侧面是垂直的,一改通常的向内倾斜的风格。车尾呈直立式,采用传统的右开尾门。97式动力装置的布局更接近西方风格。右侧是串联安装的三个矩形散热器,左侧是一个大的方形动力舱盖,炮塔根部动力舱后缘是多空气组合式发动机进气滤清器。驾驶舱采用东方风格的纵列二人布局,舱口采用传统的椭圆形头盔形左开舱口。前舱门前有3个呈扇形分布的潜望镜观察镜,车身左后舱内装有侧观察窗。


8自主研发第二代步兵战车04式履带装甲车


04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是韩国继86式步兵战车之后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履带式步兵战车。04式步兵战车采用韩国研制的履带式底盘,配备前置发动机、中央炮塔和后部乘员舱,可容纳7名步兵。车身采用铝合金材质,全焊接车身使整车重量更轻,流线型造型更佳。正面装甲倾斜角度较大,防弹外观较好。该车车身造型较为高大,车体前部和底部安装了大型防波板,尾门下方两侧设有两个喷水推进器喷嘴,提供了更好的漂浮性能。


04式步兵战车的火力系统可以说是豪华的。它采用BMP-3步兵战车的炮塔模块,炮塔上装备100毫米口径火炮和30毫米口径自动炮。30毫米火炮采用传统的弹药带,安装在主炮右侧,与主炮平行。主炮左侧还安装了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04式步兵战车的火力性能可用于应对遇到的多种软硬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常设装备以及多种装甲核心配方的前线车体配置。个人配置


1台


标头H11-QUEEN


本体C05-SELENA


手CR-A89AG


脚CR-LH96FA


推进器B07-GULL2


FCS:文殊


动力炉KUJAKU


散热器CR-R02


手臂支撑无


伸展肩部辅助装置JIREN


左肩WB17R-SIREN3雷达


右肩无


右手CR-WR81G流弹炮


左手CR-WL88S2


插槽1、2、4、6、7、9


等级D攻击、A防御、C机动性、BEN供应、A冷却性能、A抗ECM、B总体


个人评价重甲,榴弹炮结合散弹攻击,热量输出高,内置核心机能量攻击,攻击力高,适合中距离攻击


3台机器


标头H05-HORNET


机身CR-C98E2


手WA02-CETUS


脚LN04-WALRUS2


推进器无


FCS:科库


动力炉G02-MAGNOLIA


冷却器Mokuren


手臂辅助SYAMANA


伸展肩部辅助装置ANOKU


左肩YASYA


右肩双肩武器


右手无


左手无


插槽1、2、4、6、7、9、16、17


评级D攻击、D防御、S移动性、DEN供应、B冷却性能、CECM保护、C总体


个人评价轻甲,高速机动,适合双臂直线炮和双肩浮空炮的远距离避击战术,可手动操作。


4台机器


接头CR-H98XS-EYE2


机身CR-C89E


手CR-WA69MG


脚LF04-LIZARD


推进器CR-B83TP


FCS弥勒


动力炉GUNDARI


冷却器RAGORA


手臂辅助装置CR-184RN


伸展肩部辅助装置E04BB-ANGLER


左肩CR-WB94MB2


右肩WB03R-SIREN


右手无


左手


关于解放军装甲弹药补给车和装甲补给车的性能这类的热门讨论话题已讲解完毕,各位网友有什么看法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