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致力智能化的三阶段进化

对于小鹏汽车致力智能化的三阶段进化和深挖小鹏汽车的相关题,想必不少人都想了解,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如今,随着汽车智能化热潮愈演愈烈,“软件定义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消费者也期待汽车能够延续智能手机的行为习惯和体验。


从整车厂到传统零部件企业、HMI软件企业到AV算法软件企业、操作系统企业、基础软件企业到AI芯片企业……“软件定义汽车”正在渗透和改变汽车行业的方方面面。它涵盖了车辆的软硬件架构设计、开发组织框架、人才结构和产品定义视角,以及全行业的供应关系和商业模式。


这种趋势在2021年尤其明显。以整车厂为例,扩大内部研发团队已成为提升软件能力的常规举措。有兴趣的也会和软件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有能力的会决定直接绕开Tier-1,在软件、算法、芯片等整个技术栈上建立自己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就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目前坚持走软硬件全栈自研技术道路的汽车企业并不多。小鹏汽车是这一模式的坚定支持者,现实世界的结果已经为该模型的有效性提供了早期证据。


ADAS和智能驾驶舱处于领先地位。


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就以“智造”的高旗进攻市场,相比传统主机厂节省了战略变革的时间成本和历史包袱。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从产品角度来看,汽车智能化分为“车内智能”、“车身智能”、“车外智能”。


车载智能化主要包括车载智能大屏、仪表等车载硬件,其中操作系统是车载智能化的灵魂,而语音是实现车内人机交互的关键方式。


车身智能的重点是自动驾驶技术和懂用户的硬件,从自动驾驶使用率来看,何小鹏认为,使用率超过85%的系统才能称为3级或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车外智能是指车与车、道路、车与其他交通设施之间的互联,从产品运营角度来看,驾驶员是最先产生数据的,乘客也是重要的数据产生者。


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探索,智能座舱和ADAS现已成为小鹏汽车“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前沿。


2021年,小鹏汽车分别于1月和6月进行大规模OTA升级,重点开放高速NGP导航驾驶辅助功能和VPA停车场记忆停车功能。


去年3月,小鹏汽车使用P7承担了从广州到北京的3675公里NGP探索挑战赛,根据收集到的110条有效记录数据,小鹏汽车NGP全程平均实现了每百公里071次接管。其中,变道超车成功率为9441次,匝道超车成功率为9276次,隧道超车成功率为9495次。表演相当令人印象深刻。


VPA停车记忆停车是小鹏汽车智能的另一大特色。


据介绍,P7可以记住车主经常使用的停车场和车位并学习驾驶路线,在不依赖停车场改造的情况下实现停车场和车位的自主停车,对停车场景有全面的了解。计划和控制能力。


2021年12月,VPA停车场记忆停车功能再次升级,新增停车路线图共享功能,成为业内首个可实现路线共享的停车辅助功能。


然而,驾驶辅助系统只是汽车智能化的一部分,汽车厂商在座舱智能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以体现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化。


据EO智库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506辆。其中,中控屏、智能语音系统、OTA的投放率分别为979台和86台。和509。


可以看到,中控大屏、智能语音识别系统、OTA远程在线升级等如今已经成为智能座舱的标配。


小鹏汽车将语音视为实现汽车人机交互的关键方式,致力于打造以语音交互为核心的认知融合交互解决方案。


2021年7月,小鹏汽车推出XmartOS车载智能系统的智能语音助手小P新语音。语音助手可以实现准确识别、快速响应、持续对话等高级交互功能。一种语义停顿,也给你的声音增添了温暖,让你可以表达不满、愤怒、恐惧、悲伤和其他情绪。


根据通用语音质量评价方法MOS评测,小P新AI语音得分为449分(满分5分),是MOS语音质量评价得分最高的车载智能语音助手。


挖一条深护城河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小鹏汽车凭借较早的市场进入和坚定的“智能化”战略,目前在智能座舱和ADAS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小鹏汽车领先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其选择软硬件自主研发以及为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事实上,对于智能汽车是否需要自行开发软硬件,业界有不同的看法。


起初,很多人认为智能汽车不需要自主研发,只需要依靠集成即可,而且考虑到全栈技术实现难度高、投资成本巨大、研发周期长之后,有很多人认为智能汽车应该通过内部研究来开发。一家从事变速器的汽车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观望和考察,决定这两年慢慢使用“内部开发软硬件”的口号。年龄。


“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运营、OTA、服务、软件、迭代和数据驱动。我觉得有些车企会慢慢行动,但这需要有合适的基因和足够大的团队,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我需要这个。赶上。”何晓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


小鹏汽车在研发方面实际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小鹏汽车研发费用从1051亿元增至172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研发费用增至2763亿元。


何晓峰说,“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我们解雇了很多人,但我们没有解雇智能驾驶团队。我们会努力支持它,相信它未来会成功。”目前,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仍在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小鹏汽车研发团队人数超过4000人,较2020年底增加100多人。


德勤中国认为,“软件定义汽车”,表面上意味着汽车中软件的数量和价值超过了机械硬件,而在幕后,汽车正逐渐从机械与电气高度集成的机械终端转变。它反映了它反映了。拥有可扩展、可持续、可反复升级的智能移动电子终端。


这意味着引入大量的硬件,从监测和控制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温度,到在中控屏上运行应用程序、体验人机交互、实现智能驾驶汽车识别等功能。某物。航线规划、设备及后续大型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任务。


因此,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选择自研软硬件可以让其快速感知用户需求,开发独特的智能解决方案,同时掌握闭环能力,实现产品和功能的快速开发。迭代并驱动数据和算法以实现持续的性能提升。


智能汽车大致可以分为感知层、架构设计、决策层、地图、核心硬件、数据等部分,而小鹏汽车目前已经在架构设计、操作系统、中间件和算法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于2021年12月推出的最新电子电气架构X-EEA30。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是汽车的“骨架”,集成了各种传感器、ECU、线束拓扑以及电子电气分配系统,以分配计算、电力和能源。


EEA适用于智能汽车,相当于在练功时打通任督二脉,保证车身各部件具备基本的协同工作能力,实现整车的各种智能功能。


博世将EEA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跨域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车辆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


国信证券认为,现有车企大部分电子电气架构目前正处于从分布式向[跨域]集约化的过渡阶段,而小鹏G9采用的电子电气架构X-EEA30已经实现了集中式超级计算。到了30年代,本地控制可以实现整车免检测OTA,同步多个控制器刷新,甚至可以将整体升级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从EEA10的分布式ECU和本地OTA,到EEA20的功能域控制器和整车OTA,再到现在EEA30的无传感器OTA和车辆升级时间不到30分钟,小鹏汽车一步一个脚印。大量的时间、耐心、金和才能挖出了一条宽阔而坚固的护城河。


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


事实上,“软件定义汽车”概念最让车企和投资者感兴趣的是,现有汽车行业的盈利模式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举改变。硬件销售模式以“不断硬件升级”和“订阅服务”为基础,玩法被颠覆的同时,整个行业的利润链也在重新分配、重新分配。


这种模式最早是由特斯拉探索的,但现在在中国,小鹏汽车成为了最早的探索者之一。


全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汽车行业将分为三类汽车公司。


服务型汽车公司将引领变革,而拥有用户接触点的服务型汽车公司将主导手机市场。


失去用户接触点的整车厂要么被淘汰,要么成为整车厂。


新的代工厂和行业外的第三方玩家也将积极寻找和攻击代工厂的新角色。


从“汽车智能”的成果来看,小鹏汽车在2021年收获颇丰,首次证明了自研软硬件路径的可行性。


早在2021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就公布了XPILOT软件销售收入,当时何小鹏表示,“我认为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全栈自主开发、自主充电的公司。”自动驾驶辅助软件。“汽车公司”。


小鹏汽车在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已交付的P7中约有97辆已支持XPILOT25/XPILOT30。


第三季度,小鹏汽车表示,报告期内小鹏P7的XPILOT30软件渗透率接近20,软件收入环比增长。


此外,第三季度,小鹏汽车高速NGP月使用率和高速里程渗透率均超过60,帮助用户行驶了55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全年智能汽车累计交付量达98,155辆,较上年增加263辆,稳居新车销量第一。


“我们目前在中国大规模驾驶场景中积累的边角案例、闭环功能等各种数据,将成为小鹏汽车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重要竞争优势,拉大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何小鹏,我想。


接下来,按照计划,小鹏汽车还将在2022年推出XPILOT35,将NGP使用范围扩大到路况更加复杂的城市路段,并继续将辅助驾驶系统XPILOT更新至40版本。


上述数据都表明,软件充电这一智能汽车新的营收模式已在国内正式落地,国内市场可以提供发展壮大的沃土。


根据我国总体汽车技术发展目标,到2025年,L2/L3智能网联汽车占全年汽车销量的比例将超过50%,L4汽车将开始进入市场。


东北证券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预计年均增速为2622元。


因此,何小鹏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汽车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鹏汽车短期内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泛化场景运行,提高自动驾驶算法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最终,小鹏汽车将通过预装、量产的Robotaxi软硬件能力以及未来与各出行运营商的合作,改变用户的出行体验,创造商业价值。


不过,现阶段小鹏汽车的下一步可能是降低传感器成本,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此前,有媒体询何晓峰当大家都在谈论智能时,小鹏的优势是什么?


何小鹏总结这就是小鹏汽车能够在有限的成本内实现的功能组合。“我们的团队非常庞大,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我们有近七年的自动驾驶研究和‘开发和三年的量产实践。事实上,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小鹏P5已经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动驾驶,这是很难实现的。”


总结


2020年之前,不少汽车业内人士都关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


然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个位数到两位数的快速上升,刺激了产业链。谨慎者乐观,观望者终会失败。


汽车智能化目前面临着类似的处境,而小鹏汽车作为坚定支持者和先行者,也能成为“汽车智能化”这一甜蜜果实的尝鲜者。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