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对于IPO后华航能否进入全前三?和一些江门瑞驰新能源面包车价的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
近日,中国创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股代码3931HK,成为香港动力电池第一股。
上市当天,中国新航空董事长刘靖宇为公司制定了宏伟的目标。目标是五年内,中国新航空跻身全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华航首个交易日跌破盘中发行价38港元/股,上市后次日收盘价仅跌355美元至3,665港元/股。当前资本市场的遇冷状况直接反映在公司股价上。
遭遇资本市场寒潮的华航,五年内跃居全电动车电池行业第三位的机会有多大?
10多年的曲折
公开资料显示,华航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其前身是中航锂电,成立于2007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共同投资。换句话说,新航是动力电池行业的老手。
最初,中航锂电池走的是磷酸铁锂路线,主攻商用车市场。2012年工信部公布的电动汽车车型中,采用中航锂电池的车型数量总体排名第一,而当时宁德时代刚刚成立一年。2013年,中航锂电池位列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一。
2017年以来,随着新能源商用车补贴退坡和三元锂电池快速增长,不少曾经著名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商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中航锂电池。2017-2018年新能源寒冬,中航锂电池分别录得亏损33亿元和7亿元。
关键时刻上任的刘靖宇,对中航锂电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业务方向方面,我们计划将战略转向支持乘用车,并将产能重点转向三元锂电池。同时,简化产品型号,集中资源研发高压三元电池技术,成功推出高压5系三元电池等标准化产品。
此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中航锂电池装机量重回全国前10名。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航锂电池逐渐受到外部资本的青睐。2019年6月获得金元集团、金坛控股、成都飞机集成等战略融资。2021年10月,红杉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广汽资本、基石资本、厦门创投、辰逸投资均参与了公司融资。
2021年11月,中航锂电正式更名为中航新航空,完成股权重组,也开始了IPO上市之路。
华航陆续宣布从2022年开始在广东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北省扩产。目前,华航在国内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全部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常州、洛阳、厦门、成都、武汉、合肥、黑龙江、广州、江门、眉山等10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基地。
毛利率低于6。
尽管成功上市,但成为全三强之一、蚕食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市场份额的梦想似乎并不容易。
2022年1月至8月,中创航空装机量排名全第七,行业地位稳固,但装机量、盈利能力和研发投入仍令人担忧。
国内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今年1-8月装机量为1022GWh,较去年同期增加1147GWh,排名全第一,市场份额第355位。新能源设施容量较上年增长137-394%,GWh位居全第二,市场份额为137。比亚迪1923年装机容量较上年增加至365GWh,市场份额第一,以127架位列全第3位,第4位至第6位均被日韩企业占据,中创航空装机量为116GWh,较去年同期增加1,412个,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和第7位。我的天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华航与全前三的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在装机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仅为1135台,不到LG新能源和比亚迪的三分之一。此外,这三家公司不仅资金雄厚,而且都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雄心。
在盈利能力方面,华航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投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华航分别实现销售额1733亿元、2825亿元、6817亿元,对应净利润为-156亿元、-18亿元、112亿元。元,分别记录。公司2021年净利润将转正,但这主要是由于收到约366亿元的政府补助/补贴。
也就是说,如果扣除政府补贴/补贴,新空气2021年中期的销售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近两年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新华航空的毛利率仅为个位数,远低于竞争对手。2019年至2021年,新航空毛利率分别为48、136、55,而宁德时代近三年毛利率分别达到2906、2776、2628。同期,LG新能源的毛利率为183.335.188。
有分析认为,未来动力电池行业要想胜出,除了产能竞争外,还必须考虑技术创新能力。当领先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时,谁占据了技术创新的下一个台阶,谁就将引领未来。创新技术的绩效往往与研发投入的金额成正比。
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2019年至2021年,华航研发费用分别为136亿元、220亿元、28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784%、716%、418%。也就是说,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合计超过6亿元,不仅远低于宁德时代三年142亿元的投入,也远低于排名全第10位的蜂巢能源。三年来,我们在全市场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50亿元。
客户集中度太高
除了华航在毛利率和投资方面与竞争对手存在较大差距外,华航对大客户的高度依赖也带来了风险。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供应商,客户过度集中必然会影响我们的议价能力,损害我们的长期发展。
目前,新华航空的客户包括广汽、长安、吉利、东风、奇瑞、上汽通用五菱、本田、东风小康、小鹏汽车、零跑、瑞驰等众多整车厂。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集中度如此之高。排名前三的客户分别为广汽、长安、小鹏汽车。2019年至2021年,前五名客户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7、832和829。其中,最大客户2020年和2021年贡献的利润分别为551例和519例。
经济学家宋庆辉指出“当客户集中时,面临的风险就更大。当两方合作时,就会面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前景。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对外合作。”如果从性和资本角度看就整个市场而言,能够保持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屈指可数。因此,分散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集中度,将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宁德时代自去年7月以来已对华航提起多起诉讼,截至今年8月累计索赔金额达648亿元,而这些专利纠纷尚未得到解决。
可见,初级产能低、盈利能力不稳定、整体毛利率和研发投入水平低、对重点客户依赖度高,都给华航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随着此次在港股成功上市,华航获得了更多的金融筹码,未来的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No Comment